一,几大因素制约LED产业发展LED照明面临多种困局
LED照明产业在迎来一个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发现了行业存在的一些严重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LED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产业面临着巨大商机。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经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LED产业仍面临诸多困局,甚至已经形成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桎梏。
产品价格过高商业化应用推广举步维艰
国家在去年已经启动“十城万盏”LED节能计划,目前已经有42个城市列入该计划。不过,除了装饰用的LED照明已经逐步普及化外,至今绝大部分的LED通用照明应用还局限于政府示范工程。市场推广难的主要原因是LED照明产品价格过高。由于芯片在LED产品成本中占30%甚至更高,而我国照明级高端LED芯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较为昂贵,造成同等光照亮度的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对普通的消费者没有较大吸引力。
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龙头企业及主导品牌
中国LED行业企业数量众多,整体已取得较大进步,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随着大部分LED厂家将产品前期研发和主要模块生产交与方案商,LED准入门槛降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有1950家LED封装企业,而企业推出的各类LED应用新产品数量不足530件;LED路灯企业超过300家,产品基本处于互相抄袭模仿的阶段。同质化竞争造成价格战硝烟四起,缺少标杆性的品牌,企业规模难以壮大,行业缺乏公信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已迫在眉睫。
产业投资过热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
世博、亚运、“十城万盏”政策推进,LED市场需求大增。多个地市将LED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发展,国内LED市场前景乐观,海内外投资兼并整合上下游企业进程加速,传统照明企业、国有资本、民间资本等也纷纷进入,出现产业投资热潮。以上游的外延片生产关键设备MOCVD为例,2010年到厂安装进口设备达300台,未来3年全国计划进口超过1000台,是2008年的10倍以上。未经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LED产业布局,大规模集中引进MOCVD关键设备,可能导致低端芯片产能大爆发,使LED产业重蹈我国2008、2009年多晶硅投资热失败的覆辙。
政府扶持政策与产业发展现状不配套
LED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及省市地区在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的扶持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出台了大量产业扶持政策,并通过应用工程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了我国LED产业的技术进步。但是未来5年将是LED从研发和示范阶段向完全市场化化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作为产业扶持政策,需要更加系统和切合产业发展现状,并从消费层面的减税、购置补贴、政府采购以及研发层面的政府拨款与优惠贷款等方面进行细化。
缺乏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
专利技术是全球主要LED厂商获得竞争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国内LED专利技术构成不完善,上游专利大部分被国外厂商所掌握,技术受制于人,高端芯片80%以上来自国外或台湾地区,企业无法延伸到中高端利润板块;由于缺乏原理性专利,产品受到专利封锁,出口受制约。即使在集中了我国80%以上企业的封装和应用下游领域也处于较低端水平。随着LED技术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应用领域大大拓展,市场空间成倍增加。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外国LED企业“攻城略地”,占领市场。国内LED企业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并构建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的巨大挑战。
标准及检测手段滞后于产业技术
LED产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标准,但新兴产业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检测技术与标准制定等共性难题,目前产品缺乏完整的行业规范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极大地挫伤了市场信心与积极性。另一方面,LED产业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广产品示范应用,形成了标准化和质量评测手段滞后于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的局面。如何缓解矛盾,突破瓶颈,不仅是标准化研究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技术质量监督范畴内的新任务。
综上所述,我国LED产业面临的困局需要从产业发展战略上破解。这是因为LED产业除了具备新兴产业的特征,还涉及半导体和传统电光源两个领域,其发展历程有内在规律,如果仅仅追求国外个别先进技术指标,即使投入巨大,也可能产业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产业链脱节,因产业发展畸形,扶持政策事半功倍甚至南辕北辙。
二,LED产业现融资过剩危机
超募资金30亿尚未启用,另有9家企业排队待上市
LED成为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最为青睐的产业之一。这是近日北京举行的“寻找LED产业的春天”研讨会上所传递的信息。
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据有关统计,2011年国内共有7家LED行业企业在A股市场实现IPO,累计融资金额为36.25亿元,平均单家企业融资5.18亿元。从市场分布来看,其中5家企业登陆创业板,另外2家则在中小企业板实现上市。这些企业扩张计划雄心勃勃,所募集资金几乎无一例外地用在产能扩建项目和产业链延伸上。
LED的应用给传统照明产业带来一场“革命”,近年来,国内LED照明产业迅速升温,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资本热的背后难掩产业发展的尴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能过剩、无序竞争。
LED产业膨胀
今年,LED企业上市的热度仍然不减。2月1日证监会公布共计515家IPO申请在审企业名单中,至少有9家相关企业正排队等待上市。这些拟上市企业涉及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中国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计划到2016年彻底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我国是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存量白炽灯150亿只左右,年产量和销量约38.5亿只和10.7亿只。
业内人士分析,这对LED照明产业和节能灯产业将形成长期利好,仅取代现有白炽灯所形成市场规模将达到几千亿元。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品的补贴力度。2012年3月20日,由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组织的“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品财政补贴推广项目”在北京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内地共有110家企业参与招标。
文章链接:https://www.mcu.net.cn/?post=70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