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梦想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光电 > » 正文

地产巨擘杨国强能源梦碰壁 转投LED照明公司

时间:   来源:嵌入网   作者:佚名   阅读:

广州碧桂园集团董事长杨国强的百亿煤制油豪举已遭遇搁浅。

6月16日,一位接近云南煤化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证实:“代表杨国强的创源投资已经退出了云南昭通煤制油项目。”

一年前,“地产大王”杨国强锐意变身“能源大王”的信息曾引来业界强烈关注。

拥有优质煤炭资源的云南昭通、内蒙古霍林郭勒两地被杨国强圈定为大举进军煤制油产业的起步之地。而时至今日,昭通项目已确定由云南煤化集团携手三峡总公司开发,原定去年下半年开工的霍林郭勒项目也已经搁浅。

“当初媒体纷纷报道碧桂园要进军煤制油,口号很大,其实在我们对这个领域有一些了解的人看来,是感到有一些荒唐的。毕竟这是一个需要巨额资金、高端技术,且具有强大政策壁垒的领域,现在国内真正做起来的煤制油项目只有神华一家,碧桂园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很难想象能撑得起这么大一个摊子。” 中原证券石化行业研究员王向升说。

不过,一位接近碧桂园的人士对记者透露,尽管在煤变油领域遭遇碰壁,但杨国强向多元化发展的决心并未改变。“最近杨国强已经投资了一家做LED照明的公司,希望在节能产业上打开新局面。”

资金压力与路线分歧

记者获悉,就在近期,云南煤化集团已经与三峡总公司签署协议,将云南煤化集团旗下的云南解化集团重组为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昭通煤制油项目。其中三峡总公司将直接投入10亿元人民币,持股40%,云南煤化集团持股60%。

“这个项目本来一开始就是三峡总公司在与云南煤化集团谈合作,后来杨国强旗下的创源投资提出投资20亿元参与进来,当时他们的态度非常积极。”上述接近云南煤化集团的人士回忆,“然而,几个月后,随着谈判的逐渐深入,创源投资方面却逐渐意兴阑珊,最后提出退出。”

“去年下半年起碧桂园资金链紧张是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该人士说,尽管杨国强一直强调创源的资金来自于其私人资本,与上市公司碧桂园无关,但是无论怎么说,杨国强的“钱袋子”都与碧桂园的业绩有着密切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下半年起,碧桂园(2007.HK)股价开始大幅度回落。至当年年底,股价已由2007年最高峰的14块多跌至1块多,这使得杨氏家族的账面身价从超过1300多亿缩水至不到100亿。而为了显示对公司的信心,杨国强家族又以其二女杨惠妍的名义连续掏现金增持股份。

“煤制油对于碧桂园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也许一开始看起来很美,但真正深入下去,会发现需要的投入是超出想象的,这不仅指资金,还包括长时间的前期工作。”三峡总公司一位人士说,“之前云南的先锋煤制油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文,但最后由于资金不够而功亏一篑。这次我们在昭通的煤制油项目可以说是先锋项目的延续,目前云南煤化的中试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出效益。”

而上述人士也透露,除了资金紧张之外,创源与另外两家合作伙伴对于技术路线的分歧也是其选择退出的原因之一。“在计划投入资金的同时,创源投资还带来了其投资的肇庆市顺鑫煤化工科技公司的‘热溶催化工艺’。但这遭到了云南煤化工集团及三峡总公司的反对。”

“云南煤化和三峡的理由是,热溶催化工艺在国内尚没有经过大规模实验,他们倾向于由云南煤化工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的工艺,因为该工艺已在云南煤化工集团所属的解化集团取得了3500吨/年中试成功。”上述人士说,“创源投资方面希望项目能尽快上马,尽快产生效益,而云南煤化工集团和三峡总公司两家公司作为国企,希望一步一步走扎实些。”

于是,在几重分歧下,创源投资选择了退出昭通项目。

创源的野心与现实

那么,在退出昭通项目之后,曾被媒体广泛报道将于2008年下半年开工的霍林郭勒30万吨煤制油项目又进展如何呢?

6月16日,记者致电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招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与碧桂园相关单位没有签署任何协议,目前这个项目基本上停滞了。”

据上述接近碧桂园的人士透露,杨国强当初积极进军煤制油,与其二女婿陈翀有着直接关系。

毕业于清华大学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专业的陈翀2007年初离开碧桂园,出任创源投资总经理一职,专注为杨家寻找新的事业增长点。正是在陈的积极劝进下,杨国强才决心挺进煤制油这一并不熟悉的行业。

而陈翀锐意在煤制油领域大展拳脚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其看中了来自珠海的三金煤制油技术有限公司的“热溶催化工艺”专利技术。随后,便与其合资成立了肇庆市顺鑫煤化工科技公司,展开“热溶催化工艺”的小规模实验。

“当时陈的想法比较简单,先搞定技术,然后买煤田来进行开发,不用准备多久项目就可以上马。”上述人士说,由于在山西煤化所的煤制油实验中,云南褐煤是14种煤炭中转化率最高的煤种,因而,拥有优质褐煤资源的云南昭通进入了创源投资的视野。

为了推进昭通项目,2007年底,创源投资专门成立了昭通市创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招聘了一批员工。

在当时其发布在公开网页的招聘启事上有这样的表述,“我公司投资人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我们欲投资数百亿元打造年产量为3000万吨的超大型露天煤矿和年产量为500万吨液体燃料的化工厂;目前,正准备200万吨每年的露天煤矿和30万吨/年液体燃料的试验工厂前期筹建工作。”

由此可见,杨国强当初为他的煤化工新产业已经规划了一幅相当宏大的蓝图。

“2008年油价处于100多美元的高位,杨家最初的想法是以自筹资金来做,后来发现资金需求量太大,而且做煤制油项目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除资金外,技术、资源、批文,每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在摸索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才转而寻求与云南煤化集团合作。”上述人士说,“但最后,在几重原因下,还是决定撤出。”

转向LED节能产业

而据上述人士透露,虽然在煤制油领域遭遇挫折,但杨国强并没有放弃发展新业务的努力。“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风波使地产开发商‘圈钱-大举拿地-再圈钱’的模式遭到了很大的挑战,现在虽然房地产业看似再次火爆起来,但开发商还是心有余悸。所以虽然目前资金依然紧张,但创源投资已经在寻找新的项目。”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