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财报季,截至3月20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财年业绩报告已经全部发布。每年此时,我们都要从三大运营商的财报中试图挖掘一些有意义的数字,力图通过对这些数字的分析,努力把握通信业发展的脉络。回想2010年的此时,我们为2009年的年报分析版面制作了“新三国演义”的大标题,那一年的年报中首次出现3G元素,那一年也被称为我国的3G元年,我们对3G寄予厚望。从那时起,3G开始改变中国通信业和中国社会的面貌。
5年间,3G从一个技术概念变成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信服务。我们在这里暂不讨论3G的社会学意义,单就它对运营商本身的影响而言,从5年来财报的变化就可见一斑。从2009年到2013年,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清晰地描绘了3G用户数猛增、3G业务收入占比猛增的路线图。从2009年轻描淡写的一笔到2013年的浓墨重彩,运营商让3G完成了蜕变,3G也改变了运营商的面貌,3G颠覆了传统的运营思路,倒逼运营商改革,重构了通信业格局,让信息通信大行业更加丰富多彩。
5年过去了,中国再次步入新时代,随着4G牌照的发放,2014年已经注定是4G元年。“再造一个新联通”、“再造一个新电信”、“开拓移动公司4G时代新局面”、“新机遇”、“新前景”、“宏伟蓝图”……在新发布的财报中,运营商对4G时代表现出热烈的憧憬。随着4G规模商用,以智能终端、无线宽带、云计算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三大运营商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G颠覆传统模式
经过3G五年的运营,2013年成为通信行业的真正转折之年,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过半,达53.2%,非话音业务与话音业务完成了“历史性交接”。这5年,三家通信企业都积极深入转型,探索经营新模式,从“话务量”经营向“流量”经营进行根本性转变。
3G推动战略调整,转型取得实质进展
从2004年起,中国的三家通信运营商就开始迈出转型的步伐。面对3G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全新发展,三家运营商都从战略高度部署。2010年,中国联通提出“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的企业愿景。2010年12月底,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提出“做新三者——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的战略定位。2012年,中国移动正式提出“构建智能管道,搭建开放平台,打造特色业务,展现友好界面”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总体战略。3G推动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2013年,中国电信移动数据流量、互联网应用、信息化应用等新兴业务整体增速接近30%,收入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收入也达到35%,其中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的比例达18.3%,成为收入增长的主动驱动力。中国联通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的56.2%,其中移动服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5.6%。
流量爆发增长,流量经营成趋势
2013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132138.1万GB,与2009年的11789万GB相比,增加了10倍,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在2009年3G刚刚推出时,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中国通信运营商就提出“打造信息流量经营新模式”的理念。几年来,三家运营商都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流量经营。一是提升网络的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智能管道建设,以期为合作伙伴提供差异化的资源配置与支撑能力,并提升用户对网络的使用感知。二是发挥聚合优势,打造开放的综合业务平台,完善综合平台的认证、计费等基础支撑能力,并强化对外合作,聚合吸引客户的应用产品,丰富流量内容。三是探索推出一些重点领域的新兴应用,如移动支付、位置服务、即时通讯软件等应用,提升流量价值。四是不断创新流量营销模式,通过强化体验式营销,并加强3G应用辅导,同时改善流量使用提醒和流量查询等服务,激发用户的流量需求,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让用户会用、敢用、放心用流量。
创新流量资费,打造新商业模式
2013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对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已经达到75.7%,而2012年这个数据仅为51%。然而流量经营却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剪刀差”难题。为此,通信企业不断创新流量资费模式,促进流量价值增值,实现企业流量规模和收入的双提升,也让客户能使用到更人性化的流量产品。例如根据客户上网时间和习惯特点,推出手机流量夜间套餐,在闲时提供更实惠的流量服务;面向家庭用户推出大流量共享产品;针对音乐、视频等流量“杀手”应用推出“流量+第三方应用”定向流量产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后向经营等更多元的商业模式不断推出,由互联网等企业购买流量并赠送其最终用户,与运营商开展权益合作模式,就内容权益进行分成。目前,三家运营商都已经有所尝试,这将成为未来的一种经营趋势。
随着2014年4G开始规模商用,电信运营商全面进入了流量经营时代,流量增长成为第一驱动力,三家运营企业也将全力推动从话音经营为主向流量经营为主的颠覆性变化。
3G倒逼运营改革
“已非当年做事的风格”,3G和移动互联网正在给电信企业体制机制带来巨变。5年前,收入数字、业务发展几乎占据财报所有内容,2010年前后,各公司开始在财报中向资本市场重点披露内部改革与创新成果,近几年,所涉篇幅持续增加。3G倒逼内部改革,确是电信运营商前行的风向之一。
改革破冰,探索传统基因的扬与弃
作为通信业的“老大哥”,中国电信传统运营的积淀最多,烙印最深,面对移动互联网新型模式的冲击,其改革之心更迫切。纵观5年来的财报,中国电信在机制变革、管理创新方面的内容在三家中也是最多的。2013年,中国电信在财报中表示已在新兴业务运营中,成功引入移动互联网基因,实现标志性突破。
2011年前后,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倒逼”太紧,在一场“去电信化”的风潮中,电信运营商开始思索传统基因的扬与弃,三家内部改革和外部合作措施频繁出台,内部要改,外部要借力。中国联通2011年财报说“探索与新兴业务相适应的运营和组织体系变革”。中国移动则在2012年明确提出努力构建与战略转型相匹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体制和激励机制。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