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梦想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控 > » 正文

解析IP智能视频监控应用四大难题

时间:   来源:嵌入网   作者:佚名   阅读:

IP智能视频监控发展至今,给视频监控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视频监控行业注入了无比强劲的生命力。视频监控的建设从此不再局限在一层楼、一个园区,视频监控突破了地域、空间、规模的限制。可以说,现在有网络的地方,就有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的部署规模也从几十路飞速扩展为几百、几千、几万路;部署模式也从小独立发展为大联网。
  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海量数据怎么传输、怎么显示、怎么存储、怎么管理、怎么提取?于是智能监控应运而生。在有的人看来,智能监控就是智能分析,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误区。且不说智能分析现在还在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准确度、实用性为人所诟病。即使有一天发展到足够成熟,智能分析也只能解决海量数据的提取,其他的一系列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改善。因此我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监控平台功能对于海量监控数据带来的问题,都只能起到很小的改善而且往往解决一个问题却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只有以系统化的智能技术,才能更好的改善和解决这些矛盾。接下来就探讨一下海量视频数据带来的问题和H3C IMOS智能监控平台用系统化的智能技术带来的解决之道。
  问题一:如何有效地监控
  现在的视频监控,动辄数百上千路,客户端和监视器最多几十台,监控人员要遍历所有图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高清时代的到来,用高清监视器,成本高的吓人;用PC机客户端,PC机性能是个瓶颈,一个客户端能看几路720P、1080P的图像?三四路而已,客户端的多分屏基本成了摆设。
  H3C IMOS智能监控平台,通过系统化的智能视频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整个智能视频技术系统由几个关键技术和功能组成:虚拟资源、群组预案、智能分析、联动预案、视频智能处理。通过这一系列技术,突出有效信息,提高监视效率,提高解码资源损耗。
  虚拟资源,通过权限控制、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功能,将大量的摄像机图像资源分组,让监控人员做针对性监管。对于某个监控人员来说,成千上万的摄像机就缩减成了数十数百路监控对象。数十数百路图像的监视,对于监控人员个体来说,保持有效的监视,工作量依然很高。于是通过群组预案,对摄像机图像和监视器、监控客户端窗格分组配对,并设置切换预案。成批的摄像头能在对应的解码端做批次轮询,大大提高监控视频监视的效率。
  通过这两个关键功能,基本把监控人员的工作量降到了最小。可是问题依然存在。因为没有人能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监控人员总会有遗漏。于是再用只能分析和联动预案这两个技术功能查缺补漏,保障关键图像不被遗漏。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监控人员的效率和有效性是和同时监看的路数有关。在合理范围内,同时监控的路数越多,效率越高。由于高清图像对PC机性能的极大消耗,一个客户端能解高清图像的数量很少。而实际上,在多分屏模式下,任意一路图像的播放效果却远没有达到高清效果。IMOS智能监控平台,通过视频智能处理技术,在多分屏情况下,自动从监控高清前端调用低码流低分辨率的标清图像,在单路解码时自动切换为高码率的高清图像。从而大大降低解码损耗,提升解码效率。
  问题二:如何保障录像数
  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视频监控的最大价值在于及时发现和事后取证。事后取证的关键在于录像怎样完整的存储。IP智能视频监控有强大的录像功能,看起来像一个巨人。问题在于,IP监控录像,从前端编码到最后存储完成,要经过网络传输、存储管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硬盘写入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成为这个“巨人”的软肋。
  因此,一个成熟的IP智能监控平台,就要求在录像数据传输、管理的所有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没有人能保证硬件永不出问题,这就要求IP智能监控平台拥有完善的录像数据处理技术。针对这些问题,H3C IMOS智能监控平台推出了多维智能存储系统。多维智能存储系统,通过缓存补录、iSCSI块直存、N+M备份、MAS等技术,大大增强录像存储各个环节的健壮性。采用编码设备前端缓存、自动补录技术一旦网络恢复,缓存中的录像数据会自动补录到中心存储,很好的解决了网络故障时录像数据丢失的问题。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iSCSI块直存技术
  该技术是多维智能存储系统的核心技术。iSCSI块直存技术的成熟应用,很好得解决了普通IP视频监控海量录像存储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相对于普通文件存储大大提高了效率,所有录像数据以数据块存储、以数据块读取,减少了文件打包、文件解包所带来的性能损耗;其次,由于文件存储本身是把录像视频数据打包为一个一个完整的视频文件,可以直接被下载、拷贝、播放。而采用iSCSI技术,则保存的都是裸数据块,因此无法直接下载、拷贝、播放,大大提高了录像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录像数据被非法传播、非法使用。最重要的是,iSCSI块直存,视频数据直接从前端编码设备直存入IPSAN,不经过任何服务器的处理、转发,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彻底解决了监控平台服务器故障导致的录像数据丢失的问题。
  存储设备N+M备份技术的应用
  我们知道,存储设备整机故障,对于IP监控平台来说是灾难性的,会导致很多监控前端录像的丢失。而常规的多份存储技术,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需要常规情况下两倍或多倍数量的存储设备,极大的提高了IP视频监控平台的建设成本。N+M备份技术只需要为N台主用存储设备建设少量的备份用存储设备,一旦主用存储设备故障,录像自动存储到备用设备。因此N+M备份技术不仅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还大大节省了建设成本。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