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科技部、中科院计算所在北京正式发布“龙芯2号”。该芯片由中国科学研究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
据悉,此次发布的“龙芯2号”采用0.18微米的工艺,芯片性能已经超过威盛的C3和达到英特尔奔腾III的水平,是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到15倍。
根据中科院计算所的测试,龙芯2号的样机能够运行完整的64位中文Linux操作系统,全功能的Mozilla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器和OpenOffice办公套件,具备了桌面PC的基本功能。
此外,随着龙芯2号研制成功,合理打造产业链也提上日程。此次会议上,海尔集团与中科院控股的江苏梦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宣布共同生产基于龙芯2号的税控机产品,这标志以龙芯为核心的IT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表示,“在龙芯产业链中,必须要有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参加,使CPU核心技术的研究发展能够直接无缝地联系大的应用市场。”
据了解,早在2002年,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大厂商组建“龙芯产业联盟”,以推进龙芯的产业化进程。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