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走访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及超市中看到,LED背光的显示器、电视早已摆上货台,LED灯具也略显身影,然而在记者对销售者的询问中得知,这些商品的销量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在于价格昂贵,并且大多数消费者对LED并不熟悉。
据记者了解,某灯具城中LED灯带批发均价为6元/米,最贵的达到8~10元/米;而同样长度的普通灯带只有每米2.5元。12粒的LED灯杯是15元/个,其他卤素型灯杯只有5元左右。虽然业内人士通过使用寿命的比较会购买LED产品,但大众消费者还是拘泥于价格因素选择传统产品。
除此之外,某经销商向记者讲到:“别看LED的灯光颜色很多,蓝黄绿都有,但不实用。相比白色节能灯,大部分的LED灯具亮度绝对不够。你放在家里,只能用来作装饰,不可以看书写字。”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公认LED产品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各大厂商均推出相应的产品提前占领市场。位居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的东芝公司代表执行副社长室町正志指出,LED照明是性质与半导体相去甚远的业务。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固然重要,但开拓用途及市场也占有很大份量。东芝表示LED照明的寿命很长,正因如此,市场一旦被竞争对手占领,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笔者从慧聪网企业会员口中了解到,目前的LED产品,主要销路还在国外市场,国内百姓对此类产品的接受程度很差,目前还主要依靠政府及大型企业的采购,主要用于路灯、车灯、装饰灯等高端产品。
目前,国内虽有几千家LED相关企业,但大部分在中下游竞争,研发投入较少。虽然对技术、资金要求较高的LED芯片(即上游产业)也有几十个参与单位,但彼此之间协作效应差,不愿技术输出,导致上游环节的每一家公司都无法上规模,成本难以降低,LED应用产品的价格自然就很高。
而且,我国大部分的彩电制造商也是在去年才切入LED的背光制造生产线,模具开发、色彩及其他功能的调试都要有一个过程,要想电视和照明产品的成本大幅下降,恐怕还要等上几年。
所谓“LED普及”、“普及在望”等言词,大多还只是商家的宣传手段及业界对LED产业的期望。不过,从9月22日,发改委出台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来看,LED在中国的大力发展必然成为未来趋势,随着政府支持和企业投入力度的增大,相信在几年后,LED产品必将普及于寻常百姓家。
作者:李英楠
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