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上,照明行业发展平稳 1.1 出口总体下滑明显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寒气逼人,杀伤力极其显著。全球经济的恶化,使广大消费者信心不足,对各类应用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照明器具也在受影响之列。由于国内照明厂商的产品均以出口为主,市场需求的萎缩使各大厂商的出口额显著下滑。2009年1至3月,全国照明行业照明器具出口额为279728.4万元,去年同期额为316727.7万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电光源出口额为87999.3万元,去年同期额为101539.3万元,同比增长-13.33%;照明灯具出口额144529.5万元,去年同期额为164764万元,同比增长-12.28%;放电灯用镇流器出口额15485.8万元,去年同期额为22154.5万元,同比下降-30.1%。可见,照明行业的出口业务所受影响颇大。 出口业务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一方面是由整体经济恶化引起,另一方面,其也是前期国内产能过度增加的结果。目前的照明产品以荧光灯、节能灯、石英金卤灯、常用照明灯具及镇流器为主,这些产品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制造工艺及设备能非常容易的获得,从而催生了大量的制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而利润率却大幅下降。例如,去年全国节能灯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而70%用作出口。换句话说,全世界每5个人就会使用一只中国产的节能灯,全球需求的轻微变化便会显著影响国内照明器具的出口业务。
1.2 政策扶持推动内销增长 出口额的大幅萎缩似乎告诉我们:照明市场还未跌入谷底。然而,国家统计局不久前针对主营业务超过500万元的照明企业的产销量进行统计后,发布的2009年1至3月份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照明器具制造工业总产值为1128271万元;前3个月的总产值为2207825万元,同比增长13.7%。3月份销售产值为1090489万元,前三个月的工业销售产值为2147848万元,同比增长12%。无论从工业总产值,还是销售产值来看,今年1至3月份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这说明照明行业的市场总体容量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出现大幅的下降。这似乎又在告诉大家:行业已经回暖。 一边是总量的增长,另一边是外销的下降,这说明国家刺激内需的宏观政策正在起作用,这是照明行业的一大幸事。与此同时,国内照明企业仍须认真面对如下问题:(1) 外向型的公司如何快速适应国内销售环境?(2) 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利影响能持续多久?(3)掌握多少未来市场的主动权?当前的繁荣是否已透支了未来市场?(4) 如何形成成熟稳定的品牌化销售? 二、压力仍存,但机会凸显 1.1 龙头企业仍面临巨大压力 2009年,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确定的节能灯推广数量为11370万只。对照明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政策,大量企业已受此政策刺激而憋足了劲儿。然而,今年一季度出口数据表明,荧光灯(含节能灯)出口数量同比下降了19.72%,约24998万只。由此可见,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计划对各大企业的节能灯销售的拉动是有限的,若海外需求不能很快复苏,整个2009年的节能灯业务也顶多是稳中有升。对于浙江阳光、雪莱特及佛山照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因节能灯占据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大部分,其所面临的销售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因该推广项目的具体实施时间、地区、数量及金额仍未确定,照明企业销售业绩的具体拉升程度也还存疑。 当然,国家绿色照明政策的扶持对照明行业来说仍是一个好的信号,随着其支持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国内节能产品的用量会逐渐攀升,长期来看,照明企业的节能灯业务仍会取得大的增长。 1.2 节能仍将是全球照明应用的主题 国家发改委一项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2%,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约用电600多亿千瓦时,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须共同实现的大目标,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照明行业的节能工作将为此大目标的实现作出巨大贡献。绿色照明必将成为照明企业寻求发展的最佳途径。 除了节能灯,其他诸多光源也可成为绿色照明事业的主力,如LED及陶瓷金卤灯。这些照明产品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各自的节能优势,而在某些重叠领域,其各自的成本及性能的综合优势将主导其应用的规模。放眼国内外市场,绿色照明的刚性需求依然巨大,随着经济的整体复苏,绿色照明产品的应用必将大幅增长,个别类别产品的业绩增长甚至可能提前爆发。 1.3 LED风起云涌,国内企业前景仍不明朗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LED推到了公众关注的制高点,国内一批批中小企业纷纷踏入该领域。然而,LED作为号称替代传统照明产品的最佳光源,其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界限十分明显,中上游的技术壁垒更是异常坚固。先进的LED衬底技术被国际巨头牢牢掌握,尽管国内有不少科研机构也有突破性的进展,但相对日本及欧美厂商来说,其实用性仍较低,产业化进展缓慢。位于LED产业链末端的中国企业,只能针对五花八门的应用进行LED的封装及各种灯具的制造。下游封装领域的低门槛,导致产能的急剧扩大,以至供需失衡。而这些国内的LED封装企业所依赖的竞争优势是低廉的价格,市场需求变化及上游厂商的控制对这些企业的生存将起到致命的作用。 目前来看,LED芯片研发的高难度使得大量本土照明龙头企业保持观望态度,某些企业则是中途下马,佛山照明也只是看准时机,谨慎投入。而更令国内企业担忧的是,国际照明巨头已经开始对LED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下游的众多缺乏技术竞争力的厂家将面临被清除出局的危险。 另一方面,目前还无法看到LED能在照明领域真正广泛应用的趋势。可预计的增长显著的市场将是户外显示及LED背光市场,潜在市场规模有几百亿元。由于LED产品的绝对价格较之其他光源高出一个数量级,短期内,其还无法大量进入家庭照明、商业照明及道路照明。因去年下半年国内LED厂家价格下滑严重,订单减少,很多地方政府为拯救当地LED产业而大力推进LED的路灯应用。但已经完成LED路灯工程的城市的经验表明,LED作为路灯应用时其建设成本过于高昂,且光衰严重。综合来看,LED在显示照明上的优势明显;但从功能照明来讲,LED还无法大规模取代传统光源。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