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梦想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光电 > » 正文

深度分析我国节能灯产业汞污染问题

时间:   来源:嵌入网   作者:佚名   阅读:

节约电能,保护环境,满足人们对照明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是绿色照明的宗旨。但是,随着各类新型节能电光源的问世,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当前,我国电光源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的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目前越来越普及的气体放电光源类产品中汞的污染更为严重。为充分了解目前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的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做准备,国家发展改革委/UNDP/GEF原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治理方法及经验的资料,提出了加强我国照明电器行业污染控制的诸多建议。

1 我国电光源产品的污染现状

电光源产品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汞、重金属铅和非金属物质砷,这些都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由于电光源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构成的元素也不同,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不同。含汞的电光源主要包括荧光灯、高压汞灯、霓虹灯等。

目前,我国一支管径为36mm的T12荧光灯含汞量约为25~45mg;一只管径为16mm的T5荧光灯含汞量约为20mg;一支管径为10mm的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约为10mg。我国2004年生产荧光灯约10亿支,按每支灯管平均含汞量为30mg计算,我国2004年生产的荧光灯中含汞总量约为30t。

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汞远大于这一数字。究其原因,主要是注汞时的不合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报废率高等问题的存在。以40W的T12直管荧光灯为例,通过自动生产线自动注汞,需要注入20~40mg的汞,再加上工艺消耗,实际耗汞量为60~100mg。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电光源生产企业注汞时采用的是液态汞,因此注汞量难以控制,加之设备简陋,在注汞过程中汞挥发情况相当严重。所以,我国生产每支荧光灯的实际耗汞量平均为45.04~48.00mg,年产10亿支荧光灯所消耗的汞量在47~60t左右。根据预测,2006~2015年,我国的荧光灯产量将达到15~20亿支,若产品的平均含汞量和生产时的平均消耗汞量仍维持目前水平,那么,到2006年底,年产荧光灯中的含汞总量将达45t,生产所消耗的汞量将达到70t左右;到2015年,年产荧光灯中的含汞总量将高达60~90t。这个数字实在令人担忧。

发达国家基于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在荧光灯生产中己禁止使用液态汞,而采用固态汞合金、金属汞包等,或者停止生产荧光灯,同时对废旧灯管制定了严格的回收措施,以防止残汞流散在空气和水中。

含汞照明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污染,使用过程中的污染主要是照明电器破裂后造成的汞扩散致使空气污染,这种情况不常发生,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

2004年我国报废的含汞照明电器相当于40W标准荧光灯约6亿支,由于处置不当而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汞量为45~50t。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报废照明电器的回收处理还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也没有建立符合报废照明电器本身特点的回收体系和回收机构。报废照明电器中的汞随意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非常大。

近几年我国电光源产品发展迅猛,到2003年我国各类电光源的总产量己近100亿只,其中气体放电光源的产量近20亿只。通过推算可以发现,2003年全年生产的气体放电灯用汞总量在30t左右,但由于生产方式、工艺手段等原因,实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汞量超过60t。也就是说,最终投放市场提供给人们使用的放电灯中的含汞量仅为30t左右,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同时产生的汞废气超过20亿立方米,汞废水超过1,000,000t,而由于封离的排气管、破碎灯管形成的汞渣远超过10,000t。预计废弃物中的总汞量有30t左右。我国电光源产品的增长速度很快,如果不改进目前的生产工艺和手段,不设法采用新型的环保型材料,那么,随着电光源产品产量的日益增加,汞的污染也将日趋严重。

电光源产品一般是玻璃制品,通常使用的是铅玻璃,铅玻璃按PbO含量分为轻红丹(低铅)玻璃、中红丹(中铅)玻璃和重红丹(高铅)玻璃3种。低铅玻璃的含铅量在11%左右,中铅为20%,高铅则在28%以上。因为玻璃加工的需要,白炽灯和各种荧光灯的芯柱都采用了铅玻璃,一般是含铅量在11%左右的低铅玻璃。但速度高于1200只/时的荧光灯自动生产线使用的芯柱采用的是含铅20%的中铅玻璃,甚至用28%的高铅玻璃。白炽灯和直管型荧光灯的外玻壳用钠钙玻璃,而环形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则采用低铅玻管制作。我国2003年生产各种荧光灯18.5亿只用了100,000t左右的铅玻璃,再加上41亿只白炽灯芯柱用的铅玻璃120,000t左右,2003年各类电光源用铅玻璃为220,000t左右。即使全部按低铅玻璃计算,使用的PbO也超过了20,000t。另外,白炽灯、自镇流荧光灯以及高强度放电灯用的螺口和卡口灯头,都使用铅玻璃作灯脚的绝缘体。虽然每个灯头的用量很少,但这些灯的总产量接近50亿只,总量也很可观。铅玻璃中的铅是通过在配料时加入红丹或硅酸铅引入的,红丹的粉尘、玻璃熔制过程中排放的铅烟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电光源产品使用后若随意遗弃,其铅玻璃中的氧化铅会慢慢被置换析出并污染环境。电光源产品还含有害物质砷,主要是玻璃熔制过程中用白砒作澄清剂带入的。最终残留在玻璃中的砷含量一般约为几千ppm,超过了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对产品的砷含量小于1,000ppm的规定。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生产的电光源用玻璃含砷量符合这一标准,专供上述公司采购使用。而大多数企业生产的玻管仍在使用白砒作为澄清剂,从而使玻璃里的砷含量远远超过标准。

更令人惊讶的是,市场上有些荧光灯用灯头的绝缘片中被检出含有白砒,并且其含量高达30000ppm(ppm是表示溶度的单位)。8亿支直管型荧光灯需用到570t绝缘板,其中含有的白砒竟达17t之多。由于砷是在玻璃熔制时引入的,因此熔制玻璃时将会向大气排放出大量的As203。而且在配料时,As203也会掺杂在原料的粉尘中向空气中扩散,严重地污染环境。可见,当前我国电光源产品中含有的汞、铅、砷等有害物质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