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梦想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应用 > » 正文

我国“运动式”搞电动汽车是最大问题

时间:   来源:嵌入网   作者:佚名   阅读:

汽车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又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各国政府提出了各具特色新能源发展战略。各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发节能环保的新技术,以抢占新一轮的技术制高点谋求产业升级。

在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于驱动技术的重大升级和转型,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很早已着手布局新能源。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直接投入研发资金达8.8亿元。当时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投入集中在研发领域,直到2009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开始迈步。

“政策热、市场冷”

我国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涉及面非常广泛:宏观来看,从《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电动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到刚刚发布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以及中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层面亦有不少措施,比如在公共交通领域,主要以政府补贴形式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参与推广的新能源车可以获得0.4万元~42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私人购买领域,我国2010年5月开始在国内5个城市开展试点,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可以获得6万元补贴。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我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力度,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其他国家,此后政府又多次发布通知,要求加大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甚至有外媒惊呼,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中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总结说,我国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无疑都将有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过,尽管目前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将面临更多挑战。

具体而言,经过3年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却遭遇了“政策热、市场冷”的尴尬局面。尽管政府不断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但新能源汽车却在终端市场上遭遇“冷遇”。至2011年6月,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仅1万余辆,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推广目标相去甚远。

另一项数据显示,财政部原来预留的50亿元新能源车补贴预算,至今用于私人购买补贴资金不到1亿元。

企业整天盯着政府有点危险

我国政府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力度之大,可谓有目共睹?为什么如此之大力度的政策和补贴,仍然撬不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近一年多来,业界也在不断反思。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认为,虽然他认可电动汽车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但他同时认为应坚持多元化发展路线。“我们中国最善于搞运动,而‘运动式’地搞电动汽车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付于武说。

全球领先的电动车辆网络和服务提供商B etterplace中国区运营总监周江龙总结认为,目前发展新能源汽车有4个瓶颈:一是电池价格太贵;二是充电不方便;三是续航里程限制;四是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存在担忧。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该在技术创新、加快推广试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环境这四方面下功夫。

王秉刚透露,2011年他曾经去新能源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检查,发现他们计划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后来讨论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技术研发方面比较慢,企业推出市场汽车的数量和装备都不够。“很多城市资金准备好了,但是采购不到比较好的车子。”王秉刚说,这表明要真正使新能源汽车普及,最关键的还是在技术研发。

王秉刚说,新能源技术研发要以企业为主体,同时紧密结合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大家看到政府是非常强有力的,目前是政府在主导,但是我想最终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够成功,不是取决于政府,是取决于市场。”王秉刚警告说,有些企业整天盯着政府,政府怎么讲,我怎么做,这有点危险。他强调,新能源汽车是谁做得成功,最终一定是市场说了算。

付于武同样强调,尽管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有一个引导方向,但作为市场的主体,汽车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用适用企业的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付于武说,这不仅是因为国务院刚刚通过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划,更重要的是今年产业化进程确实在今年会明显地加速。据悉,今年很多企业都有强制性推广目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今年将正式起步。

业内观点

新能源路径探寻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

我国已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

去年我们国家能源消耗量已经达到了34.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了70亿吨,所以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的消耗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国。而且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说从绝对量来看我们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还会增加。

我们目前在国际上气候变化谈判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全世界都关心,你这个峰值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会增加,增长到什么时候,能达到峰值,二氧化碳全世界增长的量大部分都是我们贡献的。所以这样一来,我们能源的节约、能源的替代,就显得非常重要。

2011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是超过了56%,也就是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另外看一看我们进口石油资源这些来源的地方,大家心里有多么得不踏实。而且我国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我们现在的汽车拥有量仅仅不到1亿辆,中国的车辆数会不会到两亿?肯定打不住,会不会到三亿辆?到那个时候,我们石油的依存度会到多少?

再一个就是环境的污染,现在大家都非常关心PM 2.5的排放,大家知道汽车是最大的,你想每天在北京这么小一个地方,500万台发动机在那燃烧排放,所以无论是从节能和环保来说,我们汽车产业如何寻找替代能源,也就是寻找新能源,非常重要。

我认为电动汽车尤其是对我们国家来讲,今后是一个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一个从资源讨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油气资源非常少,电动汽车最大的优点,我认为就是用煤可以转换成电,所以电动车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同时,电动汽车成本优势非常大。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