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业内有一个共识:就算所有厂商都停产,现有内存库存也能支持半年需求。不过,现在的情形是:要想要拿到足够数量的内存,基本是不可能的。
内存是电脑的关键部件,春节过后,这种产品正在经历着一轮久违的涨价,且货源短缺。 “整个行业供应链都很紧张,主要是内存和显示器液晶面板。”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副总经理兼消费业务总经理姬昊说。
囤货涨价
中关村海龙大厦经营内存的柜台经理张宽原来每天卖出二三十条内存。不过,他和他的同行现在都有一种默契——只要内存价格开始上涨或者将要涨的时候,他们就会“锁紧”仓库的大门,遇到来买内存攒机的消费者,他们就说“没货”。
让他坚决不肯出货的原因是内存价格不断拉涨:2008年12月19日到12月25日,2009年1月9日到1月12日,已经出现了两次一夜暴涨。在经历了第三次1月20日到2月的涨价之后,一条金士顿2G内存的价格已经从不到110元人民币上涨到了最高165元左右(见图)。
当然,电脑大厂的货源还是有保证,比如,同方是通过大订单保证现在的内存货源,但该公司主要负责备料的运营中心总经理晋翔,仍然对内存市场的巨大变化感叹不已:2008年12月下旬开始,内存的价格每天都会涨,最高时连续几天涨幅达到10%左右。现在,他最关心的是三个月后,内存是不是还会吃紧?
内存的核心部件是内存颗粒,全球主要由三星、海力士、美光、奇梦达等大约八家厂商供应。
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业界对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前景比较悲观。大部分内存颗粒供应商都选择了先清库存,之后大幅减产。
二月初,德国内存颗粒供应商奇梦达还在1月23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直接引发了最近的价格上涨。联想集团的销售经理张先生称,1G内存现货价格当天就上涨了25%。现在,另一家供应商茂德的状况也不好。
按照张经理的说法,业界都看到处于产业链最顶端的内存颗粒厂商出了问题,预计可能会暂时缺货——从备料到生产出内存,再到运抵中国内地市场,少说也要两周。市场短暂缺货,内存价格就会再度上涨。于是,从内存材料供应商、颗粒生产商到内存生产商,从经销商到零售商,囤货更加严重,最终就造成了PC供应链的紧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