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收购是资金充裕的企业在经济动荡时期实施资本运作的有利手段。浪潮集团在金融危机下将全球知名存储芯片企业研发中心纳入囊中,这一举动又将会为该企业带来几分欢喜几分忧
以3000万元买来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浪潮集团是捡了便宜,还是自绑亏损的十字架?
日前,浪潮集团对外宣布已收购倒闭了的德国奇梦达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并举行了并购后新公司的开业仪式。奇梦达是全球第三大、欧洲最大的内存芯片厂,其中国研发中心的资产过亿元。
据官方介绍,浪潮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涉足软硬件领域的IT企业,以提供服务器、计算机平台解决方案而闻名。吞下全球内存芯片领头者的研发中心,“摸黑”介入在整个国内IT史上实属空白的存储器行业,浪潮集团的这一大胆举动在业界激起不小的争论。
虽有浪潮高管雄心勃勃地表示,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抓住机遇、逆势收购,是构筑基于未来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宗成功收购案例之一”。然而,在业界为浪潮集团的勇气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为这家山东电子企业捏一把汗。毕竟,“成功收购案例”的说法为时尚早。
抄底收购介入空白领地
浪潮此次收购行为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即通过收购在国际上拥有一流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和先进研发技术的奇梦达研发中心,来提高浪潮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分析人士指出,浪潮集团的出发点是正确的。
“在最高级别的CPU、DRAM(存储芯片)等核心模块层的技术缺失,一直是制约国内IT硬件厂商产品竞争力提升的瓶颈。”浪潮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丕恕对《IT时代周刊》表示。
有数字显示,对半导体存储器的需求占我国整体集成电路市场需求的近24%,近两年,我国对该类产品的年均进口额已接近300亿美元。然而,由于芯片级核心技术长期被美国美光、韩国三星以及日本尔必达等国际厂商所控制,国内电子厂商在存储领域研发上一直是空白,基本处于组装购买国外厂商芯片的状态,能够自主研发核心芯片的企业寥寥无几。这令国内IT企业在产品采购以及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方面处于被动。
浪潮显然看到了这一现状。该企业收购了奇梦达研发中心后,将主力进入到芯片层面,不仅为浪潮集团服务器、存储、税控终端等硬件提供技术支持,也将有助于其软硬件技术层面的结合。
此次被收购的奇梦达在存储器领域也大有名气。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该公司,是由德国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分拆而成,在全球拥有约12000名雇员,其中包括1800名研发人员。分析机构iSuppli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奇梦达品牌的存储产品在全球供货量中所占比例约为10%。浪潮集团收购的西安研发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是奇梦达全球五大研发中心之一,也是除慕尼黑研发中心外最重要的研发机构,其优势领域就在于存储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如此看来,买下在存储器开发和设计领域里长袖善舞的奇梦达研发中心,确实可以为以服务器和存储为硬件主业的浪潮集团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其进军芯片领域埋下伏笔。“有了这个团队,浪潮可以通过芯片设计带动整机能力的提升,这条路走通了,未来建厂也就变得容易多了。”浪潮集团一位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
因此,当此次并购被正式敲定后,有国外媒体报道称,浪潮集团在金融动荡局势下抄底捡了个大便宜,3000万元人民币的收购价在行业市场上来看,确实是一个不高的价钱,对浪潮集团而言也是一笔小开支。
2008财年,浪潮逆势增长20%,实现销售额232亿元人民币,即使在2009年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的上半年,浪潮集团依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因此,在实现海外收购以及后续投入上,浪潮集团并“不差钱”。
本刊记者还从浪潮方面了解到,收购后的奇梦达原西安研发中心,将由外商独资的研发机构转变成为中资控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更名为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该机构将由浪潮集团和其参与投资的山东华芯公司共同拥有。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