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CEO蒂姆库克近日刚刚宣称,苹果的Mac电脑制造将部分转回美国,这种类似联想集团和乐金化学(LG Chem)的制造模式,至少会为美国增加200个工作岗位。 库克是在本月6日宣布的这项投资计划,早在20世纪90年代苹果电脑的组装和制造还是在美国进行的,这次计划对苹果而言完全是个返回国内的过程。先前之所以将大量制造工作放在亚洲,是为扩大生产规模,并节约生产成本。
库克在今日接受彭博社商业周刊采访时表示,苹果将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这项计划,投资金额至少会达到1亿美金。投资总数应当还会因为外界投资得到增加。
来自普利茅斯密歇根制造技术中心(Michiga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的经济学者Dan Luria说,这项投资在产量100万左右的情况下,或许会为美国提供200个工作岗位。Dan Luria在工厂运营方面有多年的研究经验,他同时也表示这个项目应该能够享受税收减免和相关的优惠政策。
当前已经有部分国外的企业打算在美国进行产品制造了,像是联想就会在明年于北卡罗来纳州进行计算机产品的装配工作,LG等企业也计划在密歇根州进行电动汽车的电池制造工作。
德克萨斯大学的学院副主任Michael Hasler说,中国代工厂富士康科技集团一直以来都是苹果iPhone和其他产品的重要制造商,本次似乎也是这项Mac投资计划的合作伙伴。
苹果在美国的努力
惠普打印与个人用户系统部门的高级副总裁Tony Prophet说,惠普就一直与富士康合作,为美国市场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进行个人计算机的制造。生产工厂雇佣了1300名工人,今年制造的PC数量将达到290万台。
库克在先前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及这项计划将进行生产的Mac是什么型号,也没有明确将具体在美国的什么位置进行生产工作。对苹果而言,Mac并非头等重要的产品,苹果目前每年收入的七成都主要来自iPhone和iPad产品。
在推进本国业务的努力中,苹果计划于未来10年内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增加3600名技术支持人员,目前在该地已经有一个3500名员工的支持中心了。仅是在对此地附近的三星电子工厂生产的芯片产品,就投资了大约140亿美元。
1 2 3 4回流美国:制造业的先驱
奥斯汀商会经济发展部门的高级副总裁Dave Porter说:“我们进行人员招募的最重要目标就是进行生产制造。”他没有就苹果的投资项目发表任何看法。伟创力国际公司(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Ltd.)的前CEO Michael Marks说,苹果的这一做法或许对许多电子设备供应商来说开创了先河,但应当不会带动整个行业都即刻采取回巢美国的做法。
伟创力在富士康崛起前曾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企业,Marks也认为1亿美元的这项计划将为美国社会带来200个就业机会。“相信这会成为一股趋势,并且也会逐步带动制造商考虑回巢美国。”Marks说,“不过整个过程不会非常迅速,应当会慢慢进行。”
德克萨斯州的Hasler则说,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对塑造苹果美好形象也是有很好的益处的,“这对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来说很有帮助,从长远来看将制造拉回美国,也能够带来相当不错的经济效益。”
更人性化的本国制造
苹果产品在中国的代工,一直伴随着各种业界的批评持续进行中,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员工人权以及各种不规范操作,都是诸多劳工权利组织批评的重点。苹果今年早前甚至还专门找过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ociation)对富士康工人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查。
库克接任CEO职位是从2011年的8月份开始的,相信对整个公司产品的供应链情况也应该相当了解了。他早前就已经获得了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信任,在管理配件采购和监管供应商的工作方面有很不错的表现。
苹果的部分产品实际上已经在美国进行生产了,库克在对媒体的采访中如此说道,比如说iPhone和iPad产品的前面板玻璃就是在肯塔基州进行生产的。
1 2 3 4哈佛大学目前正有一项倡议是号召企业回美国进行制造工作,以便唤醒企业的创新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Willy Shih表示,对苹果而言,联想计划在北卡罗来纳州进行PC生产正是苹果投资计划的一个范本。
联想的美国制造之路
联想全球供应链通讯主管Mark Stanton表示,预计在明年大约100名雇员轮流工作的努力下,联想将制造数十万台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相关设备。同时他也说,北卡罗来纳州的产量相较墨西哥工厂几百万台的产量肯定是不能比的。
Stanton说,联想2008年时花费4000万美元建立了分拨中心,现在计划向整个装配线增加投入200万美金。由于需求量的增加,联想计划未来增加第三波投入,另有15个技术型工作岗位将有空缺。
“美国对整个行业来说的重要价值就在人力资源上,主要的技术型人才就在这里。”Stanton说,从事制造工作的年薪大约为32000美元,而技术型职位则平均都在65000美元以上。
美国的制造成本并不高
技术预测公司(Technology Forecaster Inc.)创始人Pam Gordon表示,随着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发展,将制造工作带回美国已经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同时,由于运输费用越来越高,相关环境、安全各方面的人工成本也在增加,在海外进行产品制造的成本随之连年上升。
“从总体上来讲,制造产品的成本只会更低。”Gordon说,“除了在品牌塑造方面会更有益处,出货成本以及即时跟上本国用户的需求量也是回国计划的主要动力。”
Luria则说,政府基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在美国密歇根州,乐金化学(LG)就接单了美国能源部的1.51亿美元投资,为通用公司的雪弗兰汽车制造电池。目前工厂仍在测试阶段,现有200名员工,一旦正式进入运作阶段,还能享受密歇根州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