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32位单片机?
主流32位单片机基本被ARM平台占据,原因是开发方便,工具齐全。随着就是各大单片机厂家的升级产品比如Atmel/Microchip等。而 ARM授权的单片机就遍布全球了,基本做数字的厂家都有在做相关的芯片。ARM在指令密度等等更具优势,而传统单片机厂家要求芯片针对性强,没有版权费用,成本相对较低。各类单片机功耗基本不相伯仲,主要以应用为导向——功耗并不是单片机的问题,而是原厂以及工艺决定的。在应用方案中,32位的单片机主要体现其高性能以及资源丰富等特点,同时方便的开发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师,因此开发难度的降低也是32位单片机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32位单片机,工程师最关注什么?
32位单片机由于其性能上的突破,因此其选型,也就是对其外设的选型,针对不同的系统选择不同型号的单片机,通常会因为资源等问题纠结在选型上面,从一些工程师个人的选型经验,一般选择通用一点的芯片,既容易采购,同时货源稳定,但是通用的芯片并不适合专用的场合,这就是选型最头疼的事情。在这个情况下,上面所述的技术指标在选型中都不是很关键的参数,小批量采购成本/采购难度/开发环境的建立/公开的资源以及是否容易被破解反而成了比较重要的问题。到了32位的系统,开发是否容易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因为量起来了,成本也不是问题。因为最后的系统都是赢在软件上面。
芯科比瑞萨电子更具竞争力?
对于Silicon Labs公司的Precision32系列和瑞萨电子V850系列32位单片机,尽管这两个32位单片机制造商都使用Cortex-M3内核,由于厂商满足各自客户群体不一样,其主要功能仍有区别,这两个系列的32位单片机的功能区别是什么?Silicon Labs公司的Precision32系列单片机主要应用领域是?瑞萨电子V850系列呢?其实,区别这个问题在这个比较上很难回答。可以这样说,在针对性来说,Silabs的东西更注意市场细分,而从覆盖来说,V850全面覆盖了各种行业应用。Silabs的mcu秉承了美国人的细分市场的思路,在这个细分市场比V850同样的系列更具竞争力(成本优势),而V850的全面覆盖,让其能满足大部分的应用场合。
英特尔和ARM,谁会占据先机?
英特尔和ARM,分别作为MCU行业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代表,站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方案角度,从嵌入式来说,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今天,ARM正在占据老大地位,同时通过嵌入式动了Intel的奶酪。Intel的高研发投入和对其产线的维护注定让其无法在低成本的32为单片机和ARM 竞争,ARM的灵活、低成本运作和其低功耗涉及经验让其在嵌入式市场更容易抢占先机。所以,32位单片机势必全面取代8位和16位的单片机市场,这和 dos迅速被windows代替的趋势一样,开发的速度远比成本来的重要。
另外,据与工程师或业内专家交流互动所知,目前在设计项目中,以ARM9系列32位单片机为代表是主流。因为性能价格比都比较好。以后转向A8系列的可能性较大。
制约32位单片机市场发展的因素
其实制约单片机高速发展的还是软件。Hi-tech被michrochip收购的焦点就在此。如何通过软件在同样的资源下面做更多事情,这就是未来大家血拼的战场。半导体原厂需要和软件深度结合,才能获取长远的利润和市场,否则将会成为匆匆过客。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