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万元起步,8年来,龙芯大约投资1亿元人民币
神州龙芯的名字,让人感受到一种民族情绪的外露。而它的产业化基地——龙芯梦兰更是如此。
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它坐落在常熟沙家浜风景区,一条小河从旁边缓缓流过。这处与中国经典革命样板戏关联着的场所,因为有了龙芯,似乎更加多了一重“革命”气质。
“这就是经典里的沙家浜。你记得那句台词吧,‘拢共才有十几个人, 七八条枪’。跟张总(张福新)刚来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形,现在有了100多人,也有了这座多功能的现代化产业基地。”6月22日,在该厂总部,龙芯媒介主管王飞对CBN记者说。
龙芯几日来正处于一场风波中。面对因买美普思(MIPS)授权而来的有关中国芯自主性的质疑,龙芯梦兰总经理、龙芯处理器核心研发骨干张福新,虽然温和从容,但内心也有一丝不平静。
龙芯身世一瞥
张福新是龙芯一号、二号最关键的研发骨干。他说,龙芯最初酝酿于2000年,由院士李国杰倡导、推动。那时,张刚进入中科所,跟随龙芯创始人胡伟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那时外界有很多质疑,做CPU毕竟难度很大。但胡老师还是在100万元基础上启动了该项目。”张福新说。
一年后,第一代原型芯片成功诞生。那时大家忽然觉得,有可能做出“更先进的”。中科院显然深受鼓舞,于是给了他们2000万元。
但这同样令它步入最艰难的研发阶段。不过还好,龙芯性能几乎以每15个月提高3倍的速度在跨越。
牵手美普思缘由
张福新说,在龙芯购买美普思授权一事上,公司确实遭遇了误解。
“对CPU研发来说,指令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张福新透露,当初曾考虑采用英特尔等处理器架构,但构建一个开放的产业,必须选择开放的架构,美普思的架构更为合理,之后不会在技术上受制于人。
这倒是事实。以威盛为例,这家台企当初曾借英特尔授权完成X86架构处理器布局,但之后一有起色,便招来了后者知识产权的指控。这种尴尬一度迫使其放弃CPU。
但龙芯为何不选ARM处理器架构呢?其商业模式与美普思几乎一样,且目前全球影响力更大。张福新表示,相对ARM,美普思架构的延展性更胜一筹。
那龙芯花了多少钱呢?消息人士说,大约500万美元。但张福新没有透露。不过,他对CBN记者表示,比一般处理器授权费用低很多。
消息人士更是独家透露,胡伟武“抄底”意识其实很强。去年危机来临时,他曾考虑收购美普思。CBN查询到,美普思确实正备受煎熬。去年第二季以来,其关键财务数字大幅下滑,第三季曾净亏1.085亿美元,之后宣布裁员15%。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