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16C72是一款基于EPROM的8位高性能微控制器。与其它价格相当的微控制器相比,它在执行速度和代码压缩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由于随时可以买到需要的OPT(一次性编程)产品,因而缩短了利用PIC16C73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的周期。
PIC16C73微控制器所具有的优越性能主要归功于它的精简指令集(RISC)和所采用的哈佛(Harvard)结构,它具有分离的程序储器空间(12 位宽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空间(8位宽数据)。同时可运用两级流水线指令进行取数和执行,除了跳转指令需要两个周期外,其余所有的指令都可在单周期内执行。
PIC16C73分离的程序和数据空间可使指令字优化为任意宽度,从而使指令具有单字长的特性,且允许指令码的数据位数多于8位,这样,就可达到2:1的代码压缩和4:1的速度。
2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PIC16C73PIC16xx系列微控制器中的一种,它由高性能RISC结构的CPU、存储器、I/O接口和复位电路等组成。
2.1外部结构特点
PIC16C73是28脚双列直插式大规模集成芯片。
各引脚功能如下:
OSC1/CLKIN:为晶体振荡器输入/外部时钟源输入引脚。
OSC2/CLKOUT:晶体振荡器输出/外部时钟源输出引脚。在晶体振荡器方式下,接晶体或陶瓷振荡器;在RC振荡方式,输出1/4fosc。
MCLR/Vpp:芯片复位/编程电压输入脚,复位时,低电平有效。
RA0/AN0~RA5/AN4/SS:复用引脚,RA0~RA5为双向数据线;AN0~AN4为A/D输入输出通道;RA5~AN4/SS还可作为同步串口使用。
RB0~RB7:B口双向数据信号线,其引脚含有可控的弱上拉电阻。其中,RB4/INT可作为外部中断输入端;RB4~RB7可产生变化中断;RB6可作为串行编程的时钟端;RB7可作为串行编程的数据端。
RC0~RC7:复用引脚,为C口双向数据信号线,C口引脚均为多功能复用引脚。
RC0/T1OS0/T1CK1可选择TMR1振荡器输出或TMR1时钟输入;
RC1/T1OS1/CCP2可作为TMR1振荡器输入或捕捉器2输入/比较器输出/PWH2输出;
RC2/CCP1可作为捕捉器1输入/比较器输出/PWH1输出;
RC3/SCK/SCL可作为同步串行时钟输入/SPI的I2C方式输入;
RC4/SDI/SDA可作为SPI数据输入(SPI)或数据I/O(I2C);
RC6/SDO可作为SPI数据输出(SPI);
RC6/TX/CK可以作为异步发送或SCI同步时钟线;
RC7/RX/DT可以作为异步接收或SCI同步数据线。
------------ ---------- ----------- ---------- --------- -------- ------- ------ ----- ---- --- -- - - -